博华新闻News Center

当前位置: 博华新闻 > 学校新闻

目前农村大学生收入为何比民工低?

发布时间:2019/5/22 浏览:2241

返回列表页
       目前农村大学生收入为何比民工低?

       据《中国青年报》报道,10年前,当付强考上浙江的一所大学,成为全村第一个大学生时,瘦弱、文静的他就成了父亲付国庆最大的骄傲。老付坚信儿子用不了多久就会“出人头地”。因此,为了帮儿子凑出大学需要的学费和生活费,他卖掉了家里值钱的东西,然后来到浙江做了一名民工。当儿子大学毕业,老付却发现儿子的收入甚至还不如自己这个民工。“以后孙子、孙女,还会让他们上大学吗?”有人问他。“我看读书是没用的。”他叹了口气说。

       作为纪录片《父亲》的主人公,乐观、善良、朴实的老付曾经感染过很多人,即使在穷尽一切努力为儿子筹集学费的窘境中,老付依然自信满满地面对镜头展露微笑。大学这个老付心中的崇高字眼,不仅维系着儿子的美好前途,同时也寄托着老付的无限梦想。然而,与很多悲情故事一样,老付只能看到开头,却想不到结尾。恰如鲁迅先生所言,悲剧就是将最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。

       老付的故事之所以感人至深,在于这样的场景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剧,而是有着更为广阔的时代背景——无数人都能从老付身上看到父亲奔波忙碌的身影,出身贫寒的农家子弟更是感同身受。尽管饱含深情,面对这样的结局,除却一声叹息之外,每个人都和老付一样无能为力。读书到底有用吗?这样悲怆的问题注定无人能够作答。

       与老付的故事一同见诸报端的,还有这样一条新闻:“现在的本科就相当于以前的初中,硕士相当于以前的高中,博士才相当于以前的本科”,日前,有中国“首席反劫持谈判专家”之称的高锋教授做客湖北大学人文讲坛,他用犀利的语言提醒学子要注重培养“软实力”(见8月14日《楚天都市报》)。置身于大学扩招不断进行、大学生整体素质不断下降的大环境中,这种直观的对比,对于老付这样幻想改变命运的底层小人物而言,不啻为沉重的打击。当他为儿子考上大学骄傲,节衣缩食为儿子积攒未来的时候,何曾想到,自己倾尽所有打造的只是“相当于以前的初中”的儿子?

       对于普通家庭而言,教育支出意味着一种长远投资,贫困家庭尤其如此。老付曾认真地在自己的小本子上写下:“今天的付出是为了明天的回报,如果不是为了明天的回报,也不可能有今天的付出,这是一个道理。”老付节衣缩食供养儿子上大学,必然会对他的未来寄予很高的期望。不管自己的儿子是不是精英,老付其实都是一直把儿子当做精英来培养,高高在上的大学收费门槛无疑更加坚定了他的这种信念。当“精英”儿子一朝被打回大众劳动者的原形,梦想破灭的老付怎能不困惑彷徨?

电话:024-89869119

传真:024-89869119

邮箱:15502473971@163.com

地址:沈阳市沈北新区福州路88号